• 如何更好推動農產品上行發展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加快破解三農問題、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農村電商的核心在于打通工業品下行(下鄉)——農產品上行(進城)”的雙向流通環節。從全國市場上來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工業品下行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基礎和規模,這從各大電商巨頭的農村交易額、各大快遞公司在農村地區的布點情況等可見一斑。然而,農產品上行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在農村電商發展中農產品上行的主要困難在哪里?如何解決?以下由我們進行一一探討。

    1.png

    1、產品之困

    農產品生產大多仍存在小生產大市場的情況,相比工業生產,存在盲目化、分散化、低端化、碎片化等問題。由于產品數量不成規模,很難通過電商持續運作而獲利。另外,農產品受季節和產地等因素影響,存在一定周期性,并不能保證一直有貨可賣,特別是生鮮類農產品,更是如此。

    2、物流之困

    農產品通過電商上行,與傳統批發直接由大車拉出去銷售不同,只能通過快遞解決,但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制約著農村電商的發展。每單成本不低,如果出售規模有限,物流成本會更高。此外,生鮮農產品銷售所需的冷鏈物流,在農村的覆蓋還很不健全,無法有效支撐生鮮農產品在電商平臺廣泛流通。

    3、運營之困

    目前,農村大部分農產品還沒有成熟的品質控制標準體系,農產品上行面臨著標準是否合規、質量是否安全可靠等問題。由于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程度較低,無法進行系統性包裝和營銷,不能滿足市場對無公害產品”“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等標準化產品的需求。

    4、人才之困

    當前農村的現狀是,年輕人外出求學、打工,留守的多為兒童和老人,很多農村在讓老人體驗互聯網購物的操作及認知上還存在障礙,更不用說在推動農產品上行方面的困難了。目前,農村地區規范化、專業化、本土化的電商組織和電商人才隊伍依然缺乏。

    突破農村電商中農產品上行的瓶頸,需要上、中、下游三管齊下,上游做好生產、加工;中游做好品牌、運輸;下游做好服務、宣傳。

    2.jpg

    破解農產品上行之困的解決方法

    1、源頭抓特色產品質量

    以地標產品為切入點,做好本地招商及優質商家的篩選,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隨著需求量提升,逐漸形成集種植、生產、加工、流通、運營、營銷于一體的電商產業鏈。針對農產品季節性和產地問題,考慮開展跨區域合作,搭建跨區域調劑貨源合作共享平臺。針對生產主體分散、產品生產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推動建設農產品電商產品品控和溯源體系,最終實現電商農產品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和公眾可查。

    2、完善冷鏈物流體系

    物流建設方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改善農村地區的交通、物流、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特別是農業大市要加快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打造智慧物流平臺,建設生鮮農產品分級——預冷——包裝——儲存——運輸的立體鏈條,為農產品上行保駕護航。政府部門和電商企業可合作共建商業性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包括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構建,生鮮農產品標準的制定,生鮮農產品流通運營等綜合體系的構建等。品牌打造方面,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加強宣傳營銷,著力發掘本地農產品特有的隱含價值,講好故事,實現品牌化、差異化發展。

    3、著力培育新農人

    農產品上行的關鍵是人和貨。農村電商發展的過程中涌現了很多新農人,新農人以互聯網為工具,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互聯網基因”“文化基因”“創新基因”“群體基因,是農業現代化的主要生力軍。要積極樹立返鄉創業青年、大學生村官、未就業大學生、殘疾人等電商典型,鼓勵支持各類培訓機構對農村電商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培養一批懂理論、懂業務、會經營網店、能帶頭致富的新農人。

    原文來自:盈縱啟航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
  • 天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