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的五大核心
一、為什么要做農產品溯源
農產品溯源主要是為了提升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信任,讓消費者了解到進入市場前的整個生產和加工的過程,農產品溯源體系是農產品上行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農產品品質管理體系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農產品溯源的體現方式
就目前的主流情況,農產品溯源大多體現在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消費者可以使用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產品信息的展示。
三、農產品溯源獲得哪些產品信息?
消費者獲取的農產品溯源信息就像是農產品的成長檔案。其內置的數據庫信息包括產品生長的每個環節。
以種植類的大米為例,種子的來源,種子的檔案;從播種到成熟,每一天的光照、溫度、濕度、土壤情況、施肥情況、治病情況;水稻成熟后的收割、烘干、處理、運輸、包裝。消費者不僅可以看到眼前的產品,且可以看到背后的整個生產流程。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展示給消費者的農產品溯源信息是經過產品品質管理人員選擇后的數據信息。原因有二,其一,整個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數據量龐大,不需要將所有的細節呈現給消費者;其二,對于一些于產品質量不影響,但是不利于消費者消費的信息,有必要進行隱藏。比如,水稻成長過程中生病了,但是后來醫治好了。就目前消費者接受程度,此類的信息可能明明是真實的,出發點是好的,反而營銷了產品的銷售。
四、除了生產數據的記錄,農產品溯源系統還能干什么?
一個現代的、有前瞻性的農產品溯源系統,其基本功能是對生產信息的記錄,但溯源在記錄生成的大數據時,應該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和利用。通過數據的計算,規則的設置,實現生產的自動化,生產預警等功能,協助整個生產流程現代化運轉。
最簡單的功能可以理解為:種植類農作物需要的相對濕度為60%,而當前因為天氣干燥濕度僅為30%,那么在現代化的生產基地,就可以實現加濕器的自動開啟和關閉。像是家里使用的空調一樣,設定了濕度后,設備進行自動的匹配和運轉。
五、農產品溯源系統如何進行建設?
農產品溯源系統是通過二維碼、GPS掃描定位、條形碼以及RFID等物聯網技術實現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統。需要專業的、有項目經驗的開發團隊,結合農業種植、養殖的環節和具體情況,設置設當的自動化管理功能。僅具備溯源的信息采集功能,是沒有持續性競爭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