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打破傳統的農業模式
現代農業是信息科技發展之后的必然結果,發展現代農業不僅僅需要借助現代科技的幫助,更需要利用物聯網中的現代農業監測系統來實現實時監測與管理,發展現代農業更加需要打破傳統。現代農業打破了傳統農業自我封閉、自給自足的狀態,促使農業與工業、商業等部門的聯系愈來愈緊密。這種聯系表現為:
①為農業產前部門的農用機械設備、化肥、農藥、農膜等工業產品投入農業,在農業產后部門,農產品經過加工、制造、包裝、制成工業加工性農產品,實現了農業與工業的結合;
②農產品及工業加工性農產品經過運輸、儲藏 、銷售,或餐飲部門加工準備,提供給消費者,實現農業與商業的結合;最后是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市場、 科學技術、教育文化、信息傳播,使農業與第三產業結合。現代農業以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制造、運輸、儲藏、銷售和餐飲服務為中心,橫貫第一、二、三產業,形成完整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綜合農業經濟系統。
由上述可以看出,現代農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部門,而是包括了生產資料工業、食品加工業等第二產業和交通運輸、技術和信息服務等第三產業的內容,原有的第一產業擴大到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現代農業成為一個與發展農業相關、為發展農業服務的產業群體。這個圍繞著農業生產而形成的龐大的產業群, 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與農業生產形成穩定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利益共同體。
現代農業各環節通過經濟技術相互聯系,其組織形式除了一般的商品買賣關系,還通過短期不固定的經濟合同建立比較松散的經營聯系,甚至為了節約交易費用,獲取規模經濟效益,相互之間訂立長期固定的經濟合同,建立起牢固的穩定的經營聯系,逐步在經濟上結為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