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 強化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溯源系統是一個軟件工具,是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生產者將相關的生產數據錄入溯源系統中,消費者通過微信等“掃一掃”應用,識別還原產品相應的生產過程,在這應用中,達到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信息溝通及時,以及信息對稱問題。食品溯源,能到達到強化老百姓舌尖上安全的目的。
什么是食品溯源
食品溯源,利用物聯網技術收錄食品數據信息,從生產到銷售進行線性追溯。食品溯源對食品安全的各個環節進行“偵察”,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肩負著建立誠信消費生態圈的使命。
那么,這個被譽為食品安全檢察官的“食品溯源”如何出身?有何奧秘?我們不妨扎穩馬步,好好領會一下這種“獨門絕技”。
食品溯源,顧名思義是對食品從源頭生產到市場銷售終端進行全程監控。消費者能夠在溯源過程中,掌握食品的生產、出廠、配料、使用日期、質檢證明、物流憑證等信息。高度保證每個商品的安全系數,信息詳盡追蹤到底,是食品溯源的特點。
溯源碼——食品的“身份證”
要實現這個食品追溯過程需要什么技術做支撐?
“魚傳尺素”,越細膩的情書用的筆墨越多。溯源信息收錄越詳盡,食品安全性就越高。
放在幾年前,要查看食品商品的出產等信息你還得用放大鏡看清包裝袋上的千字文。隨著掃碼和編碼技術的普及,你只需用掃碼App對準食品溯源碼、條形碼掃一掃就能獲取食品的所有信息。
食品二維溯源碼、溯源條形碼是國家工信部強制打造的食品安全標準標識。碼內保存著商品的原材料、產地、出廠、使用日期、加工、物流等細節信息。條形碼和溯源碼是利用當代物聯網標識編碼技術而合成的,每個標識碼隱藏著食品的域名(類似于網址鏈接)。
消費者通過掃碼便能破譯條形碼、溯源碼上的域名,并在跳轉到的記錄食品數據信息的服務器頁面上查看信息。這種編碼、解碼的過程既是食品溯源的本質,也是物聯網標識注冊、查詢的核心技術。
借助強大的數據系統,人們一鍵便能識別食品基因類型。而伴隨著物聯網溯源管理在農場中的開展,消費者掃描條形碼,掌握蔬果的收割、施肥、松土、除草等情況將不再是夢。物聯網的全連接時代馬上到來,食品溯源除了強化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還會帶給大家什么驚喜?我們拭目以待。